自从2017年当选以来,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一直被视为美国在中美关系中的强硬派,他的政策立场倾向于更加敌视中国,尤其是在贸易、科技和人权等问题上,在过去几年中,特朗普政府的一些行动表明其对华态度正在逐渐缓和。
特朗普政府在经济层面的行动显示了对中国的兴趣转向,他推行的“美国优先”贸易战略虽然一度导致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战,但随后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改善双边关系,特朗普政府与中国的经贸往来有所增加,包括签署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该协议后来被取消;特朗普政府还宣布了旨在降低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可能性,并寻求通过贸易谈判达成长期解决方案的举措。
特朗普政府在科技领域表现出积极的姿态,推动了与中国的技术交流,2019年,中美双方同意共同推动人工智能、5G网络、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发展,特朗普政府还支持了“创新走廊”计划,以促进两国在科技创新上的合作,这些努力表明了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加强合作来提升两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随着全球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特朗普政府开始减少对国际舆论压力的依赖,他在竞选期间曾强调要对抗中国,并将其视为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但在就任后不久,他就决定不继续将中国列为国家安全威胁,而是将其作为合作伙伴,这种转变反映了特朗普政府试图重新定位中美关系,使其更具建设性和包容性。
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政策调整已经产生了实际效果,2018年的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虽然并未完全解决所有分歧,但标志着两国关系的重大突破,尽管贸易争端仍存在,但双方都愿意为解决争端做出努力,特朗普政府还在推动双边合作项目,如“一带一路”倡议,这有助于促进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方面的合作。
特朗普政府在对华政策上的转变也是对传统对华强硬策略的一个重大回撤,在过去的四年里,美国政府更多地关注国内事务,如移民问题、枪支暴力以及国内安全问题,特朗普政府不再把对华强硬作为其外交议程的核心部分,转而更加注重国内优先事项。
总体而言,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经历了一个从强硬到缓和的过程,尽管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仍存在争议和摩擦,但两国之间在某些领域的合作已经开始增多,这对未来的中美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演变和国际社会对多边主义的支持程度上升,特朗普政府的缓和策略可能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国在经济、科技和外交领域的合作有望成为常态,从而促进两国关系朝着更加平衡和稳定的方向发展。